20日早晨7點40分,鹽城市大豐港區通用碼頭上的門機班組像往常一樣進行了短暫的換班儀式。在交接后,“門機手”龔海衛頭戴黃色安全帽,身穿熒光綠反光衣,腳蹬橡膠底勞保鞋準備上崗。
入伏以來氣溫持續攀升,連日的高溫給港區碼頭工人的作業帶來挑戰。貨物吞吐量逐年攀升,其背后離不開在高溫下堅守的勞動者。
門機全名“門座起重機”,是一種旋轉臂架類有軌運行起重機,主要應用于港口的貨物裝卸工作。作為長三角港口群的一員,大豐港區的碼頭上來往船只不斷,對于碼頭的卸貨效率有極高的要求,門機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上崗之前,龔海衛先對門機進行安全檢查。他檢查了地面的防風鐵鞋、鋼絲繩、卸扣等裝置,在確保無誤后沿著門機旁的臺階向上攀登。每爬一層就要停下進行檢查,配電室、高壓房、旋轉平臺、機房、電器房、機房頂……確定配電正常、剎車正常、滑輪在軌等各個部件狀態良好。
經歷116級狹窄且陡峭臺階的攀登,龔海衛終于走進了30米高,10幾平方米的駕駛室。龔海衛說,安全無小事,正式作業前的安全檢查是不可省略的關鍵步驟。
龔海衛當日的主要任務是卸載一批來自澳洲的鐵礦。只見他背繃得筆直,左右手各握一只手柄,腳踩剎車緩緩地操作機械臂將散貨抓斗從地面上提起,接著緩緩操作輪軸將抓斗轉向船艙,在瞄準角度后將抓斗松開放下,抓取足夠的鐵礦后再提起、旋轉,將抓斗置于漏斗上方打開抓夾釋放貨物。
這便是龔海衛的工作內容,每班次需重復成千上百次。在操作過程中他不僅需要雙手協同操作,還得緊盯著抓斗的裝貨情況,耳邊還時不時傳來地面調度員的指令,腳下的剎車也是時踩時放。頭頂的陽光毒辣的照射著,即使駕駛室裝有空調,豆大的汗滴仍是一滴一滴的順著臉龐流下。
烈日當空,只有機器轟鳴聲做伴。龔海衛評價自己的工作就是要耐得住性子,忍得住枯燥。
今年是龔海衛從事門機卸載工作的第十五年。十五年來,龔海衛已經從新手學徒成長為班組的骨干,2024年,他參加鹽城市職業技能競賽獲得了門機組一等獎。這期間他也曾多次老帶新帶領學徒,有的學徒后來也成為了優秀的門機手。
中午11點20分,龔海衛暫停了手上的工作下樓進行簡單的用餐。走出駕駛室,下樓梯時,一陣強勁的海風吹得人站不穩腳,他卻泰然自若,穩穩地走下樓梯。
來 源丨新華社客戶端江蘇頻道